主頁 > 認知障礙症照護錦囊 > 認知障礙症介入方案

認知障礙症介入方案

認知障礙症是一種複雜的病症,影響多個認知功能,包括記憶、語言、解決問題和執行功能。

現時有多種藥物幫助管理認知障礙症,同時也有一些非藥物介入方案,能幫助認知障礙症患者。

非藥物介入方案是不涉及藥物的治療或方法。

非藥物介入方案的一些例子包括懷緬治療1、多感官刺激、認知障礙症遊戲介入訓練2、音樂治療3和藝術治療。4

這些介入方案為認知障礙症患者提供社交聯繫的機會,延緩認知退化,提升患者的生活質素。

以下各段簡要地介紹不同的非藥物介入方案,以及它們如何能幫助認知障礙症患者。

認知障礙症介入方案

認知障礙症是一種複雜的病症,影響多個認知功能,包括記憶、語言、解決問題和執行功能。

現時有多種藥物幫助管理認知障礙症,同時也有一些非藥物介入方案,能幫助認知障礙症患者。

非藥物介入方案是不涉及藥物的治療或方法。

非藥物介入方案的一些例子包括懷緬治療1、多感官刺激、認知障礙症遊戲介入訓練2、音樂治療3和藝術治療。4

這些介入方案為認知障礙症患者提供社交聯繫的機會,延緩認知退化,提升患者的生活質素。

以下各段簡要地介紹不同的非藥物介入方案,以及它們如何能幫助認知障礙症患者。

認知障礙症介入方案

懷緬治療

懷緬治療或人生回顧鼓勵認知障礙症患者講述他們過去的經歷和特別的時刻。

通過患者回想過去的事件和回憶,幫助刺激腦部維持長期記憶和認知能力的部位。5

益處和影響

  • 改善認知和感覺功能。6 7 8 9
  • 提升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生活質素。11 12
  • 減輕抑鬱和神經精神症狀,尤其是在長期護理環境。11 12

有用資源

進一步認識懷緬治療和認知障礙症:

  •  
多感官刺激

多感官刺激是一種常見的認知障礙症非藥物治療。10

這種方法是創造一個具備各種感官刺激的環境(例如不同的燈光、質感表面、音樂、香味等),以刺激一個人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11

 

益處和影響

  • 可以容易地隨時在家居環境中提供。12
  • 短期改善認知障礙症患者的情緒,並提升整體生活質素。11 13 
  • 加强患者與照顧者的關係,因為照顧者會覺得與患者有更强的聯繫。14

有用資源

認識認知刺激治療計劃:

  •  
認知障礙症遊戲介入訓練 (PID)

認知障礙症遊戲介入訓練 (PID) 是一個從「知行易徑」 (SSLD)15 理論發展出來的項目。

PID 目的是通過認知障礙症患者參與遊戲和活動,幫助患者得到愉悅的社交互動和提升認知能力。

PID 可以大組、小組或一對一方式進行。PID 的活動多樣,可以包括身體活動、音樂、集體遊戲和手工藝。

 

益處和影響

  • 改善認知能力,包括而不限於記憶的保存、數字技能和抽象思維。16
  • 提升患者的自尊、參與和積極程度。
  • 促進情緒健康,17改善自我表達能力和人際關係。

有用資源

觀看以下視頻,進一步認識認知障礙症遊戲介入訓練:

  •  
音樂治療

音樂治療是一種介入治療,由一位音樂治療師通過使用音樂和音樂元素,幫助參加者表達自己和與別人互動。18

對於有溝通困難的認知障礙症患者來説,音樂治療可以作為一種與別人聯繫的替代方式。19

音樂治療有兩類:主動音樂治療被動音樂治療

主動音樂治療讓參加者參與唱歌、彈奏樂器或寫歌詞。

被動音樂治療的參加者聆聽治療師揀選的音樂。20

 

益處和影響

  • 改善語言功能、導向和記憶方面的認知能力。21 22
  • 減輕認知障礙症的行為和心理症狀,包括躁動。23 24
  • 可以促進社交和幫助培養有意義的關係。25

有用資源

進一步認識阿茲海默症和認知障礙症的音樂治療:

在加拿大找一位認證音樂治療師:

  •  
藝術治療

藝術治療讓認知障礙症患者通過創作活動和過程表達他們的想法和感受,例如手工藝和繪畫。26 27

參加者無需具備藝術方面的經驗或技能,都能參與藝術治療和從中獲益。28

藝術治療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參加者表達他們的想法、感受、情緒和經歷。

 

益處和影響

  • 為認知障礙症患者提供溝通和自我表達的替代方式。
  • 增强自尊心和培養成就感。25
  • 提升患者的幸福感和生活質素。29

有用資源

在加拿大找一位藝術治療師:

  •  
園藝治療

園藝治療是一種介入治療,幫助認知障礙症患者通過接觸植物和自然環境管理他們的症狀。

這種治療通常由一位註冊園藝治療師帶領,集中於大自然、運動和社交。

園藝治療有兩類:主動園藝治療被動園藝治療

主動園藝治療讓參加者親手進行園藝工作。

被動園藝治療讓參加者觀看及置身於一個花園環境。30

 

益處和影響

  • 減少躁動行為和減輕抑鬱症狀。31
  • 增强認知障礙症患者之間的社交互動。32
  • 提升患者的成就感。36

有用資源

進一步認識園藝治療對認知障礙症患者的裨益:

認知障礙症介入方案

懷緬治療

懷緬治療或人生回顧鼓勵認知障礙症患者講述他們過去的經歷和特別的時刻。

通過患者回想過去的事件和回憶,幫助刺激腦部維持長期記憶和認知能力的部位。5

益處和影響

  • 改善認知和感覺功能。6 7 8 9
  • 提升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生活質素。11 12
  • 減輕抑鬱和神經精神症狀,尤其是在長期護理環境。11 12

有用資源

進一步認識懷緬治療和認知障礙症:

多感官刺激

多感官刺激是一種常見的認知障礙症非藥物治療。10

這種方法是創造一個具備各種感官刺激的環境(例如不同的燈光、質感表面、音樂、香味等),以刺激一個人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11

 

益處和影響

  • 可以容易地隨時在家居環境中提供。12
  • 短期改善認知障礙症患者的情緒,並提升整體生活質素。11 13 
  • 加强患者與照顧者的關係,因為照顧者會覺得與患者有更强的聯繫。14

有用資源

認識認知刺激治療計劃:

  •  
認知障礙症遊戲介入訓練 (PID)

認知障礙症遊戲介入訓練 (PID) 是一個從「知行易徑」 (SSLD)15 理論發展出來的項目。

PID 目的是通過認知障礙症患者參與遊戲和活動,幫助患者得到愉悅的社交互動和提升認知能力。

PID 可以大組、小組或一對一方式進行。PID 的活動多樣,可以包括身體活動、音樂、集體遊戲和手工藝。

 

益處和影響

  • 改善認知能力,包括而不限於記憶的保存、數字技能和抽象思維。16
  • 提升患者的自尊、參與和積極程度。
  • 促進情緒健康,17改善自我表達能力和人際關係。

有用資源

觀看以下視頻,進一步認識認知障礙症遊戲介入訓練:

  •  
音樂治療

音樂治療是一種介入治療,由一位音樂治療師通過使用音樂和音樂元素,幫助參加者表達自己和與別人互動。18

對於有溝通困難的認知障礙症患者來説,音樂治療可以作為一種與別人聯繫的替代方式。19

音樂治療有兩類:主動音樂治療被動音樂治療

主動音樂治療讓參加者參與唱歌、彈奏樂器或寫歌詞。

被動音樂治療的參加者聆聽治療師揀選的音樂。20

 

益處和影響

  • 改善語言功能、導向和記憶方面的認知能力。21 22
  • 減輕認知障礙症的行為和心理症狀,包括躁動。23 24
  • 可以促進社交和幫助培養有意義的關係。25

有用資源

進一步認識阿茲海默症和認知障礙症的音樂治療:

在加拿大找一位認證音樂治療師:

  •  
藝術治療

藝術治療讓認知障礙症患者通過創作活動和過程表達他們的想法和感受,例如手工藝和繪畫。26 27

參加者無需具備藝術方面的經驗或技能,都能參與藝術治療和從中獲益。28

藝術治療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參加者表達他們的想法、感受、情緒和經歷。

 

益處和影響

  • 為認知障礙症患者提供溝通和自我表達的替代方式。
  • 增强自尊心和培養成就感。25
  • 提升患者的幸福感和生活質素。29

有用資源

在加拿大找一位藝術治療師:

  •  
園藝治療

園藝治療是一種介入治療,幫助認知障礙症患者通過接觸植物和自然環境管理他們的症狀。

這種治療通常由一位註冊園藝治療師帶領,集中於大自然、運動和社交。

園藝治療有兩類:主動園藝治療被動園藝治療

主動園藝治療讓參加者親手進行園藝工作。

被動園藝治療讓參加者觀看及置身於一個花園環境。30

 

益處和影響

  • 減少躁動行為和減輕抑鬱症狀。31
  • 增强認知障礙症患者之間的社交互動。32
  • 提升患者的成就感。36

有用資源

進一步認識園藝治療對認知障礙症患者的裨益:

科技為本的認知障礙症護理介入方案

認知障礙症的全球流行率正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對全世界的醫療保健系統和社群帶來一個迫切的挑戰。33幸而在醫療保健領域裏,科技的使用已創造了條件,為支援和幫助認知障礙症患者開啓一個新紀元。

以科技為本的介入方案,例如長者虛擬現實 (VRS)、寵物機械人和海馬體攝影機 (HippoCamera),為患者和照顧者提供刺激認知功能的機會和提升生活質素。在這個創新的時代,科技不僅提供協助,更為面對認知障礙症挑戰的人帶來明天會更好的希望。

長者虛擬現實 (VRS)

虛擬現實或虛擬實境 (VR) 是一種電腦模擬技術,讓使用者與一個虛擬的世界互動。這個創新的模式讓長者有機會參與互動遊戲和經歷,享受其中的樂趣和獲得認知刺激。34

除了個人參與之外,虛擬現實也能增進社交互動,參加者可以分享他們的虛擬經歷,建立新的關係和加强社群聯繫。

虛擬現實的好處和影響超越了娛樂。研究顯示這種技術可能有助於提升認知功能,改善感覺和運動能力,而且可以作為一種很好的記憶力鍛煉,特別是對於認知障礙症患者而言。 35 36

此外,作為一個分享經歷和增進社交互動的平台,虛擬現實對於長者來説,可以是一個豐富個人生活的工具,也是一個建立有意義的關係 37 和促進整體安康的催化劑 。38


有用資源

寵物機械人

研究顯示:孤獨 (往往又稱社交孤立) 是一個重大健康問題,能導致認知障礙症的患病風險增加50%。39 人們已開始將寵物機械人視為一個有希望的解決方案,幫助長者對抗孤獨,包括阿茲海默症和相關認知障礙症的患者 

寵物機械人的設計模仿真正寵物的行為。研究顯示這些人工智能同伴提供實質的好處,能減低孤立感以及為感到孤獨的人帶來安慰。

寵物機械人治療是一種全面和創新的方式,去提升認知障礙患者的整體安康和生活質素。雖然寵物機械人不能治好認知障礙症或阿茲海默症,然而,研究顯示它們對於減低長者抑鬱和孤獨感有一定的作用。40

此外,寵物機械人治療的好處不僅是情緒上的支持,研究顯示這些同伴有助避免罹患阿茲海默症和相關的認知障礙症,緩解這些病症帶來的行為問題,例如焦慮和躁動,並且提供令人愉快的體驗。41


有用資源

海馬體攝影機 (HippoCamera)

海馬體攝影機是一個智能電話應用程式,2015 年由多倫多大學研究人員研發。

這個應用程式從腦部的記憶中樞海馬體獲得靈感,通過讓使用者錄影和儲存人生重要時刻的短片,模仿這個腦部區域提取和保存往事回憶的功能。42 當使用者通過海馬體攝影機再次觀看他們的短片時,應用程式幫助他們加深這些記憶,有效地强化使用者的情節記憶。 43

這個智能手機應用程式使用廣被確認的學習和記憶原則,鼓勵使用者捕捉和重溫人生的重要時刻。經過大規模的實驗室研究和國際實地試驗,已證明海馬體攝影機能將腦部對這些人生事件獨特細節的記憶提取大增逾50% 。44

這些豐富了的記憶十分持久,能在一般的遺忘期過後仍持續多月。海馬體攝影機誘發海馬體增加神經活動,減低記憶重疊而產生獨特和鮮活的回憶。


有用資源

觀看以下短片,進一步認識使用海馬體攝影機改善記憶召回:

進一步認識海馬體攝影機如何運作:

進一步認識記憶喪失和海馬體攝影機如何幫助存儲和召回記憶:

科技為本的認知障礙症護理介入方案

認知障礙症的全球流行率正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對全世界的醫療保健系統和社群帶來一個迫切的挑戰。33幸而在醫療保健領域裏,科技的使用已創造了條件,為支援和幫助認知障礙症患者開啓一個新紀元。

以科技為本的介入方案,例如長者虛擬現實 (VRS)、寵物機械人和海馬體攝影機 (HippoCamera),為患者和照顧者提供刺激認知功能的機會和提升生活質素。在這個創新的時代,科技不僅提供協助,更為面對認知障礙症挑戰的人帶來明天會更好的希望。

長者虛擬現實 (VRS)

虛擬現實或虛擬實境 (VR) 是一種電腦模擬技術,讓使用者與一個虛擬的世界互動。這個創新的模式讓長者有機會參與互動遊戲和經歷,享受其中的樂趣和獲得認知刺激。34

除了個人參與之外,虛擬現實也能增進社交互動,參加者可以分享他們的虛擬經歷,建立新的關係和加强社群聯繫。

虛擬現實的好處和影響超越了娛樂。研究顯示這種技術可能有助於提升認知功能,改善感覺和運動能力,而且可以作為一種很好的記憶力鍛煉,特別是對於認知障礙症患者而言。 35 36

此外,作為一個分享經歷和增進社交互動的平台,虛擬現實對於長者來説,可以是一個豐富個人生活的工具,也是一個建立有意義的關係 37 和促進整體安康的催化劑 。38


有用資源

寵物機械人

研究顯示:孤獨 (往往又稱社交孤立) 是一個重大健康問題,能導致認知障礙症的患病風險增加50%。39 人們已開始將寵物機械人視為一個有希望的解決方案,幫助長者對抗孤獨,包括阿茲海默症和相關認知障礙症的患者 

寵物機械人的設計模仿真正寵物的行為。研究顯示這些人工智能同伴提供實質的好處,能減低孤立感以及為感到孤獨的人帶來安慰。

寵物機械人治療是一種全面和創新的方式,去提升認知障礙患者的整體安康和生活質素。雖然寵物機械人不能治好認知障礙症或阿茲海默症,然而,研究顯示它們對於減低長者抑鬱和孤獨感有一定的作用。40

此外,寵物機械人治療的好處不僅是情緒上的支持,研究顯示這些同伴有助避免罹患阿茲海默症和相關的認知障礙症,緩解這些病症帶來的行為問題,例如焦慮和躁動,並且提供令人愉快的體驗。41


有用資源

海馬體攝影機 (HippoCamera)

海馬體攝影機是一個智能電話應用程式,2015 年由多倫多大學研究人員研發。

這個應用程式從腦部的記憶中樞海馬體獲得靈感,通過讓使用者錄影和儲存人生重要時刻的短片,模仿這個腦部區域提取和保存往事回憶的功能。42 當使用者通過海馬體攝影機再次觀看他們的短片時,應用程式幫助他們加深這些記憶,有效地强化使用者的情節記憶。 43

這個智能手機應用程式使用廣被確認的學習和記憶原則,鼓勵使用者捕捉和重溫人生的重要時刻。經過大規模的實驗室研究和國際實地試驗,已證明海馬體攝影機能將腦部對這些人生事件獨特細節的記憶提取大增逾50% 。44

這些豐富了的記憶十分持久,能在一般的遺忘期過後仍持續多月。海馬體攝影機誘發海馬體增加神經活動,減低記憶重疊而產生獨特和鮮活的回憶。


有用資源

觀看以下短片,進一步認識使用海馬體攝影機改善記憶召回:

進一步認識海馬體攝影機如何運作:

進一步認識記憶喪失和海馬體攝影機如何幫助存儲和召回記憶:

在家活動建議

專家鼓勵照顧者與認知障礙症患者在家中經常進行身體、社交和認知刺激活動。

這樣能幫助患者在家中保持社交活躍,並且與照顧者培養更緊密的關係。

以下是一些在家活動建議:

運動
  • 進行柔軟伸展活動,促進肌肉的柔韌度。
  • 進行平衡和協調訓練,例如走直線或使用平衡球。
  • 帶領患者進行輕度有氧運動,例如步行或輕柔地跳躍,以促進心血管健康。

「活動百寶箱」部分進一步認識運動方面的活動。

認知活動
  • 根據患者的興趣、認知能力和限制安排活動。
  • 與患者一起進行認知活動,例如拼圖,玩紙牌和桌上遊戲。
  • 尋找家中可用的材料,通過日常活動或家務增强認知能力,例如分襪子和摺疊手巾。
  • 使用家中顔色對比强烈和字體較大的材料。
  • 記著:活動的目標不在於患者的成敗,而在於患者的參與。

「活動百寶箱」部分進一步認識在家活動。

  •  
社交活動
  • 舉辦小型聚會或邀請親友到家中進行輕鬆的社交互動。
  • 與患者一起到住處附近的公園或街區散步。
  • 用照片或音樂作為提示,邀請認知障礙症患者講述他們過去的經歷或故事。
  • 一起參加活動,例如看電影,玩紙牌遊戲和聽音樂。
多感官刺激活動
  • 視覺刺激:播放大自然景色的視頻,或一起進行美術活動,例如繪畫或塗鴉。
  • 聽覺刺激:播放輕音樂,例如冥想音樂,或大自然的聲音,例如海浪或雀鳥的叫聲。
  • 觸覺刺激:提供不同質地的材料給患者觸摸(例如絲、木、羽毛等),然後請患者辨認材料。
  • 嗅覺刺激:準備各種香味(例如精油、花朵、香料等),請患者辨認不同的氣味。
  • 味覺刺激:為患者準備不同味道的食品、茶或飲料,以刺激他們的味覺。
記得要根據患者的特定需要、興趣和能力量身定做活動。按著他們所能選擇適合的活動和調整難度。
  • 重點不僅在於刺激患者的認知功能,也要提供令人愉悅的社交和娛樂體驗,最終提升患者的生活質素。

給照顧者的提示

照顧者在促進和鼓勵認知障礙症患者參與非藥物治療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協助患者參與這些活動需要耐性和創意,且要明瞭患者的需要和喜好。

以下是一些促成非藥物介入方案的提示:

01: 選擇適合的活動

首先要明瞭患者的興趣、喜好、認知能力和限制。這有助於選擇或量身定做切合患者獨特需要的活動。嘗試進行拼圖遊戲、音樂、藝術、園藝、閲讀或其他患者喜愛的活動。

02: 簡化較繁複的活動

把複雜的活動拆解成較小、容易處理的步驟。這可使活動沒那麼難應付,當患者成功地完成任務後,也可以幫助患者產生成就感。

03: 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

確保所選的活動在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下進行。這可能涉及設置適當的燈光,提供舒適的座椅和消除令人分心的事物,例如關掉電視機或收音機,減低背景噪音。

04: 設定實際的期望

為活動定下實際的目標,並且按著患者的能力調整期望。焦點應放在過程和享受活動,而非要達到一個特定的結果。

05: 使用提示和示範

考慮使用視覺提示、動作和簡單的指示,引導患者進行活動。勉勵的説話和正面的讚許也能推動和鼓勵患者繼續參與活動。逐步示範也可能有幫助。

06: 親自動手提供協助

有需要時提供協助,尤其是患者因認知功能障礙或運動技能受限而感到具挑戰性的任務。

07: 要靈活和提供選擇

照顧者應保持靈活變通。如果患者表現出沮喪或不感興趣,就應調整活動或嘗試其他活動。照顧者也應在活動中提供選擇,讓患者自主和感到事情在掌控之中。

08: 設定一個常規日程

把活動包括在一個常規日程當中,有助於建立可預見和熟悉的感覺,讓認知障礙症患者較容易參與活動。有規律的環境可以減低混亂和焦慮感。

09: 保持正面的態度

在活動過程中保持正面和忍耐的態度,對於患者能獲得有益的經歷十分重要。你的熱誠和鼓勵能影響患者參與活動的意願。

10: 記錄進展

觀察和記錄患者在不同活動的參與和進展,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可以幫助你識別哪些活動患者最喜愛和對患者有效。

11: 鼓勵社交互動

照顧者在活動中可隨時參與或與患者互動。社交互動可以提升患者的整體參與和情緒健康,從而帶來更多正面的結果。

給照顧者的提示

照顧者在促進和鼓勵認知障礙症患者參與非藥物治療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協助患者參與這些活動需要耐性和創意,且要明瞭患者的需要和喜好。

以下是一些促成非藥物介入方案的提示:

01: 選擇適合的活動

首先要明瞭患者的興趣、喜好、認知能力和限制。這有助於選擇或量身定做切合患者獨特需要的活動。嘗試進行拼圖遊戲、音樂、藝術、園藝、閲讀或其他患者喜愛的活動。

02: 簡化較繁複的活動

把複雜的活動拆解成較小、容易處理的步驟。這可使活動沒那麼難應付,當患者成功地完成任務後,也可以幫助患者產生成就感。

03: 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

確保所選的活動在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下進行。這可能涉及設置適當的燈光,提供舒適的座椅和消除令人分心的事物,例如關掉電視機或收音機,減低背景噪音。

04: 設定實際的期望

為活動定下實際的目標,並且按著患者的能力調整期望。焦點應放在過程和享受活動,而非要達到一個特定的結果。

05: 使用提示和示範

考慮使用視覺提示、動作和簡單的指示,引導患者進行活動。勉勵的説話和正面的讚許也能推動和鼓勵患者繼續參與活動。逐步示範也可能有幫助。

06: 親自動手提供協助

有需要時提供協助,尤其是患者因認知功能障礙或運動技能受限而感到具挑戰性的任務。

07: 要靈活和提供選擇

照顧者應保持靈活變通。如果患者表現出沮喪或不感興趣,就應調整活動或嘗試其他活動。照顧者也應在活動中提供選擇,讓患者自主和感到事情在掌控之中。

08: 設定一個常規日程

把活動包括在一個常規日程當中,有助於建立可預見和熟悉的感覺,讓認知障礙症患者較容易參與活動。有規律的環境可以減低混亂和焦慮感。

09: 保持正面的態度

在活動過程中保持正面和忍耐的態度,對於患者能獲得有益的經歷十分重要。你的熱誠和鼓勵能影響患者參與活動的意願。

10: 記錄進展

觀察和記錄患者在不同活動的參與和進展,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可以幫助你識別哪些活動患者最喜愛和對患者有效。

11: 鼓勵社交互動

照顧者在活動中可隨時參與或與患者互動。社交互動可以提升患者的整體參與和情緒健康,從而帶來更多正面的結果。

有用資源

探索以下資源,獲取更多能支援認知障礙症患者的非藥物介入資訊。

進一步認識不同活動和服務:

參考資料

1 Saragih, I. D., Tonapa, S. I., Yao, C., Saragih, I. S., & Lee, B. (2022). Effects of reminiscence therapy in people with dement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Psychiatric and Mental Health Nursing, 29(6), 883–903. https://doi.org/10.1111/jpm.12830

2 Cheung, D. S. K., Li, B., Lai, D. W. L., Leung, A. Y. M., Yu, C. T. K., & Tsang, K. T. (2019). Cognitive stimulating play intervention for dementia: A feasibilit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merican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 Other Dementias, 34(1), 63–71.

3 Sakamoto, M., Ando, H., & Tsutou, A. (2013).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individualized music interventions for elderly individuals with severe dementia. International psychogeriatrics, 25(5), 775-784.

4 Kahn-Denis, K. B. (1997). Art therapy with geriatric dementia clients. Art Therapy, 14(3), 194–199. https://doi.org/10.1080/07421656.1987.10759281

5 Saragih, I. D., Tonapa, S. I., Yao, C., Saragih, I. S., & Lee, B. (2022). Effects of reminiscence therapy in people with dement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Psychiatric and Mental Health Nursing, 29(6), 883–903. https://doi.org/10.1111/jpm.12830

6 Justo-Henriques, S. I., Pérez-Sáez, E., & Alves Apóstolo, J. L. (2020). Multicentr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about the effect of individual reminiscence therapy in older adults with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36(5), 704–712.

7 Lök, N., Bademli, K., & Selçuk-Tosun, A. (2019). The effect of reminiscence therapy on cognitive functions, depress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Alzheimer patient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34(1), 47–53. https://doi-org.myaccess.library.utoronto.ca/10.1002/gps.4

8 Moon, S., & Park, K. (2020a). The effect of digital reminiscence therapy on people with dementia: a pilo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BMC Geriatrics, 20, 1–11. https://doi-org.myaccess.library.utoronto.ca/10.1186/s12877-020-01563-2

9 Gridley K., Brooks J. C., Birks Y. F., Baxter C. R., Parker G. M. (2016). Improving care for people with dementia: Development and initial feasibility study for evaluation of life story work in dementia care. Health Services and Delivery Research.

10 Gitlin, L. N., Kales, H. C., & Lyketsos, C. G. (2012). Nonpharmacologic Management of Behavioral Symptoms in Dementia. JAMA :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308(19), 2020–2029. https://doi.org/10.1001/jama.2012.36918

11 Cui, Y., Shen, M., Ma, Y., & Wu Wen, S. (2017). Senses make sense: An individualized multisensory stimulation for dementia. Medical Hypotheses, 98, 11–14. https://doi.org/10.1016/j.mehy.2016.11.006

12 Kor, P. P. K., Yu, C., Liu, J. Y. W., Cheung, D. S. K., Kwan, R. Y. C., & Leung, A. (2020). Supporting people with dementia and their family caregivers through a home‐based, dyadic, multisensory stimulation intervention: A feasibility study: Dementia care research (research projects; nonpharmacological)/Family/lay caregiving. Alzheimer’s & Dementia, 16(S7). https://doi.org/10.1002/alz.038836

13 Sánchez, A., Millán-Calenti, J. C., Lorenzo-López, L., & Maseda, A. (2013). Multisensory stimulation for people with dementia: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merican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and other dementias28(1), 7–14. https://doi.org/10.1177/1533317512466693

14 Riley-Doucet, C. K. (2009). Use of multisensory environments in the home for people with dementia. Journal of Gerontological Nursing, 35(5), 42–52. https://doi.org/10.3928/00989134-20090331-01

15 Tsang, A. I., & Ip, C. F. L. (2018). SSLD and senior service: A comprehensive model for practice. In B. Fong, A. Ng, & P. Yuen (Eds.), Sustainable health and long-term care solutions for an aging population (pp. 238–258). IGI Global. https://doi.org/10.4018/978-1-5225-2633-9.ch013

16 Strategies & Skills Learning & Development [SSLD]. (2014). Dementia. Retrieved from https://kttsang.com/ssld/html/application/dementia.html

17 Ho, R. T. H., Leung, W. Y. V., & Tsang, K. T. (2022). Including formal and informal caregive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lay Intervention for Dementia: A qualitative study. BMC geriatrics22(1), 1-9.

18 World Federation of Music Therapy (2011). Retrieved September 20, 2023, available from https://www.wfmt.info/about

19 Moreno-Morales, C., Calero, R., Moreno-Morales, P., & Pintado, C. (2020). Music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Dement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Frontiers in medicine, 7, 160. https://doi.org/10.3389/fmed.2020.00160

20 Lynch, K. A., Emard, N., Liou, K. T., Popkin, K., Borten, M., Nwodim, O., Atkinson, T. M., & Mao, J. J. (2021). Patient Perspectives on Active vs. Passive Music Therapy for Cancer in the Inpatient Setting: A Qualitative Analysis. Journal of pain and symptom management, 62(1), 58–65. https://doi.org/10.1016/j.jpainsymman.2020.11.014

21 Lam, H. L., Li, W. T. V., Laher, I., & Wong, R. Y. (2020). Effects of Music Therapy on Patients with Dementia-A Systematic Review. Geriatrics (Basel, Switzerland)5(4), 62. https://doi.org/10.3390/geriatrics5040062

22 Hong, I. S., & Choi, M. J. (2011). Songwriting oriented activities improve the cognitive functions of the aged with dementia. The Arts in Psychotherapy38(4), 221–228. https://doi.org/10.1016/j.aip.2011.07.002

23 Choi, A. N., Lee, M. S., Cheong, K. J., & Lee, J. S. (2009). Effects of group music intervention on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dementia: a pilot-controlled trial.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science119(4), 471–481. https://doi.org/10.1080/00207450802328136

24 Sung, H. C., Chang, S. M., Lee, W. L., & Lee, M. S. (2006). The effects of group music with movement intervention on agitated behaviours of institutionalized elders with dementia in Taiwan.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14(2), 113–119. https://doi.org/10.1016/j.ctim.2006.03.002

25 Bleibel, M., El Cheikh, A., Sadier, N. S., & Abou-Abbas, L. (2023). The effect of music therapy on cognitive functions in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15(1). https://doi.org/10.1186/s13195-023-01214-9

26 Shukla, A., Choudhari, S. G., Gaidhane, A. M., & Quazi Syed, Z. (2022). Role of Art Therapy in the Promotion of Mental Health: A Critical Review. Cureus14(8), e28026. https://doi.org/10.7759/cureus.28026

27 Junge, M. B. (2016). History of art therapy. In D. E. Gussak & M. L. Rosal (Eds.), The Wiley handbook of art therapy (pp. 7–16). Wiley Blackwell.

28 Deshmukh, S. R., Holmes, J., & Cardno, A. (2018). Art therapy for people with dementia.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9(9), CD011073. https://doi.org/10.1002/14651858.CD011073.pub2

29 Emblad, S. Y. M., & Mukaetova-Ladinska, E. B. (2021). Creative art therapy as a non-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 for dementia: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Reports5(1), 353–364. https://doi.org/10.3233/adr-201002

30 American Horticultural Therapy Association. (n.d.). An Introduction to Horticultural Therapy. https://www.ahta.org/assets/docs/MemberCenter/AHTA_Introduction_to_HT.pdf

31 Whelden, T., & Sawin, E. M. (2023). Therapeutic Horticulture for Dementia: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Gerontological Nursing49(7), 49-52.

32 Gigliotti, C. M., & Jarrott, S. E. (2005). Effects of Horticulture Therapy on Engagement and Affect. Canadian Journal on Aging24(4), 367–377. https://doi.org/10.1353/cja.2006.0008

Share by Email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Whatsapp
Print this Page